愿卿日月入怀[三国]_第七十一章 天命只有半成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七十一章 天命只有半成 (第2/2页)

他们究竟在说些什么。
  荀彧显然很明白贾诩话中深意,霜白锦衣在烛火和夜明珠的照耀下越发雅若璆玉,全身散发着沉着温文的澄净气质。
  “司空自然是求才若渴,文和也不会甘心屈为袁绍之臣,彧在此能向文和承诺,张将军自可雄踞宛城,司空不会食言。而司空也希望张将军不会出尔反尔,这一切都决定在你们的手里。”
  到这里,阿笙终于听明白了些。
  他们在以各自主公的角度,于谈笑间平衡安定双方的命运。
  她看到贾诩的目光深沉地望了荀彧一眼,道:“如此便是最好。但容某冒昧问一句,还望令君能告知实情。”
  “请言。”
  贾诩紧盯着他,一字一句缓缓道:“司空如今若是与袁绍正面相抗,胜算几成?”
  空气瞬间静止,阿笙身子不自然地抖了一下。
  她小心翼翼地瞥向荀彧,希冀从他口中听到真实的回答,却又有些紧张,手心里不自觉直冒冷汗。
  荀彧丝毫未有犹豫,唇角从容地呵出两个字。
  “半成。”
  而后又浅施以礼,认真地说,“这半成,是天命。”
  此言一出,阿笙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,惊得紧紧注视荀彧,有些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。
  但他似乎并没有在说笑,神色镇静地让人不得不怀疑,他所说的并无半分夸张。
  “我的命,其实一直捏在袁绍手里。”
  她突然想起曹操曾说过的这句话。
  原来荀彧也这么想。
  曹操在她面前向来是无所不能,天下仿佛袖手即能得,或许他只是将自己的脆弱隐去,只留光明的那面给她看。
  她的面色顿时黯淡下去,心里浮起隐隐又强烈的担忧。
  这忧心一起,顿时让她自己都为之吃惊——什么时候她会这般关心他了,还会将他的命运和安危与自己视作一体。
  或许是早已刻入骨子里了罢。
  她不禁转移视线,侧头瞅瞅贾诩的反应。
  贾诩却如早有预料,眸间并未有惊讶的神色荡漾,而是了然于心地颔首,沉沉道:“某本以为半成也不及,不过既然有天命加身,半成也未必不够。某在此向令君许诺,若是袁曹到了箭在弦上兵戎相见的那一日,某自当顺应天命,张将军亦然。”
  “得文和此言,彧何其有幸。”
  “但某在此不得不提醒令君,许都城内遍布袁绍的死士影卫,恐怕比令君想象的更多。”贾诩眯起眼,薄唇中吐出的每个字眼俱是让人心惊。
  荀彧的视线掠过阿笙,笑道:“彧之所以让夏侯将军出兵布防,初衷也并非是防备文和与张将军。”
  “那令君也要防陛下么?陛下也并非没有死士暗线在司空身侧,令君总不能装聋作哑吧。”
  贾诩冷不丁这么说了句,似笑非笑的意味隐隐从眼中透出来,仿佛在静静地等待对方的回答。
  这么尖锐的问题,被他一个外人,就这样猝不及防地问出来。
  阿笙怕荀彧为难,想站起身上前解围,不料他神色自若,直直望向建章殿的方向沉声道:
  “彧一心力保许都,也是为了当今汉室,这从来都是彧毕生夙愿。”
  “好,好!好一个一心为汉,毕生夙愿。”贾诩闻言抚掌大笑,薄唇浅浅勾起,“某佩服令君这一片赤诚之心,也希望令君能永远保持初衷,不做让自己悔恨之事。”
  言罢,他轻轻靠近荀彧,附耳悄声笑语:“某在迎芳楼一掷千金的事想必已闹了整个许都,袁绍的暗线也都看在眼里。他们也会知道令君必定有了防备禁卫营,大可不用浪费。”
  贾诩声音说低不低,恰好能让一旁的阿笙听得分明。
  随即,他翩然挥袖转身离去,临走前略略看入唐菱眼眸,转瞬就不见了身影,就好像从未来过这迎芳楼,这许都。
  唐菱静静地站在原地,没有出声喊他的名姓。就这样远远望他的影子隐没在远处重叠的闾阎间,直到夕阳模糊成黑夜的影子。
  “娘娘,我们该回去了。”一直站在身侧沉默不语的石香垂首唤她。
  见她仍是面上怅怅,石香忍不住问:“方才为何娘娘不叫住贾大夫?”
  “刚才若是能叫住他,早就不必等到今日。”
  石香鼻尖沁出浅浅细汗,不忍再睹主人苍白的面色,低下眉,声音黯淡:“奴婢吩咐御膳房做了桃叶蒸鸭,我们回去趁热吃罢。”
  “走吧,我们去吃蒸鸭。”她终于回过神来,淡淡地扯开唇角,拉起石香的手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