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之最强驸马_第二百零三章 申论......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百零三章 申论...... (第1/2页)

锦衣卫府衙官邸。
  盛夏之时,太阳几乎天天恣意横行,尽情地挥舞着它的钢铁烈阳之匣,横立在一望无际的澄碧天空中,像个大火炉,把大地烤得发烫,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,人只要一动就会,浑身冒汗。
  树梢上的翠鸟早已经不知躲匿到什么地方乘凉去了,草木都垂头丧气,像是奄奄等毙一般,只有那知了,不住地在树干上,发出破碎的高叫。
  整个房间内乱糟糟的,随地布满了雪白的纸张,或者是废弃的纸团。
  “烦死了,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,竟然让我来出题,出题也就算了,还是出进士科的题目!”
  程处弼死气沉沉地趴在经书史册堆积如山的案头,整个身子埋在了案下,只露出一个头在几案上,叼着毛笔笔头,长长的透气声骂。
  唐朝的科考,不像我们现在的公务员考试,简单地分为国考、省考,内容科目也通常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。
  根据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上》记载,“唐制,取士之科,多因隋旧,然其大要有三......”
  “其科之目,有秀才,有明经,有俊士,有进士,有明法,有明字,有明算,有一史,有三史,有开元礼,有道举,有童子。”
  “而明经之别,有五经,有三经,有二经,有学究一经,有三礼,有三传,有史科。此岁举之常选也。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,所以待非常之才焉。”
  换算下来,唐朝的公务员考试,有差不多五六十种,其实最牛逼的是秀才科,最熟知的进士、明经两科。
  根据《杜氏通典》记载,“初秀才科第最高,方略策五条,有上上,上中,上下、中上凡四等。”
  秀才是博识,高才,强学和策问无失的俊选者。因秀才标准过高,从武德到永徽,每年秀才不过一、二人。
  《北堂书钞》引《晋令》,“策秀才,必五策皆通,拜为郎中。”
  若是选上秀才也牛逼,直接拜为从五品上的诸司郎中,执掌中央一司的生杀大权。
  但是因为秀才的标准实在是太高,基本人报考,也没几个人考得上。于是,唐高宗永徽二年,停秀才科。
  继而,进士科就取代了秀才科的地位,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最牛逼的考试,历时一千三百年,直至一九零五年废除科举......
  “这鬼天气也真是,闷热得要命,一点风都没有,衣服都稠乎乎......”
  程处弼从胡椅上起身,烦躁地擦了擦额前细密的汗水,抖了抖衣裳,咬着笔头,眼神左右摇转,忽而眼神一亮,脸上也露出了恶搞的笑意。
  “马来戈壁的......你不是要让老子出题嘛,老子就让你看看什么是惊天地、泣鬼神,让无数英雄少年扑死在公务员大道上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