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十节渔民都是睁眼瞎 (第1/2页)
第十节 渔民都是睁眼瞎 黄春江说: “写个纸条,用根竹篙穿起向后传。” 王萍流露出少女的稚气,拍着手说: “好极了,好极了!” 黄春江从身上抠出红皮日记本,撕下一页就要写。 这时只听黎少军重重地叹口气道: “莫写,莫写啰。都是聪明人,莫做蠢事唦!” 王萍问: “为什么?” 黎少军说: “渔民都是睁眼瞎子嘛。写了也无用。” 黄春江握在手里的钢笔停止了旋转。是的呀,是这样的呀!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。心头不禁浮上了一种异常难过、激愤的情绪。这都是连家渔船造成的呀!他苦苦地想着,不由得心头又一喜,这是紧接着茶馆里的话题最好展开讲的机会呀!他对黎少军说: “渔民为什么会成为睁眼瞎子的?尤其像你这号聪明人,生在新社会,长在红旗下,为什么也会成为睁眼瞎子的?你说说看。” 他又对身旁所有的渔人说: “请大家都说说看,这到底是为什么?” 人们你望望我,我望望你,出现了短时的沉默。 黎少军打破了沉默,道: “我说。渔民就像一片浮萍,一年四季水上漂泊,不是漂在洞庭湖,就是浮在长江,哪里有水哪是家,哪有安定的地方上学读书嘛。” 王萍说: “这就是不连改、不定居的坏处嘛。” 黄春江赞同地说: “对!要是实现了连改和定居,就能办起渔家子弟学校,让孩子们上学读书,掌握文化科学知识,长大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。再也不像俺这里的各位,鱼篓大的字也认不得几个。” 赵海南说: “搭帮地下党员罗汉荣主动到春柳湖来办扫盲夜校,给我们打了一点文化基础。又搭帮春江你当一把手后,安排红菱每天晚上教俺学文化,要不然的话,连鱼篓大的字我也认不得几个嘞!” 黄春江说: “这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越来越需要文化科学知识。将来要造宇宙飞船,要到月亮上去开荒种田,捕鱼捞虾,没有文化科学知识不行。将来要办社会主义大渔业,科学养殖夺高产,没有文化科学知识也是不行的。俺渔家必须快速扭转眼前这种当睁眼瞎子的落后局面。” 王萍帮腔说: “我是个敲急性棒的人。千锤打鼓,一锤定音,渔民不连改、不定居真的不行。即使能学几个字,也要费九牛二虎之力。大家还记得去年3月初4的晚上吧,红菱照春江哥的安排,在鲤鱼滩给大家上课,突然间一场暴雨,一个个淋得像落汤鸡。” 怎么不记得呢!只要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情,除了那些毫无意义的琐事,一瞬即过之外,那些有着重大意义的事件,任时间流逝了多久,它永远也不会磨灭,将在史册上留下光辉一页。此刻,在座的每一个渔民脑海里都像放电影似的闪过一幕又一幕。 春天的夜晚,鲤鱼滩上明晃通亮的煤气灯挂在大杨柳树上。灯下,立着一块大黑板,坐着几十个渔民。一个留着齐耳短发,穿红格子罩衫的姑娘,左手拿着一本书,右手拿着一个粉笔盒,健步走到黑板前,湖水般明亮的眼珠闪烁着光芒,鹅蛋形的脸上焕发出青春的活力,她笑吟吟地对在座的渔民说: “前天学了‘谁是我们的朋友’,今朝学‘谁是我们的敌人’。先把学过的复习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