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节命令鱼籽胆 (第1/2页)
第三十六卷 谁该出湖 第一节 命令鱼籽胆 卜思源望着春柳湖水,反复琢磨、权衡,是召开出湖动员大会好呢?还是个别上船动员好呢? 他最终选择个别上船动员,觉得那样收到的效果会更好一些。 他自知在春柳湖的号召力远不如黄春江,一是嘴巴说不过黄春江,自己也能出口成章,也能口若悬河,也能热烈煽情,但总比不上黄春江,他暗暗分析过,不是自己的口才不如黄春江,而是肚子里的货草不如人家多,在引经据典、旁征博引方面,在摆事实、讲道理方面,硬是差了那么一大截。 他嘴里从不服输,但心里是服输的。这是他不敢召开动员大会的原因之一。更重要的一方面,他在春柳湖的势力,无论是在大队支委,还是在生产队干部当中,能站在他一边说话的人,铁心支持他的人,难以数出几个。 全大队渔民当中也是如此,支持黄春江的人占了绝对优势。哪怕眼前形势对他极其有利,表面占了上风,那些风吹两面倒的墙头草肯定能争取到一批,但在公开场合,这种人肯定是缩头乌龟,不会旗帜鲜明地站出来支持他,顶多是不公开反对他就算很不错的了。所有人都会想,黄春江比他年纪轻,比他能力强,比他靠山硬,这阵子虽然处于劣势,但总会有翻过边来的那一天。越是在黄春江困难的时刻,越是不能得罪他。今日放春风,明日得夏雨。人心都是肉长的,谁也不是神仙。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 他无法强求大多数人公开站出来支持。他必须有自知之明。如果采取逐船逐户做动员的方法,他肯定要吃力一点,花的时间多一点,但收到的效果肯定比召开动员大会好得多。 他也不能每条船上都去动员一番,只能有选择、有重点的去谈。说动了那些有代表性、有影响力的角色,一个就能带动身边一群,一家就能影响一族。这种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是行之有效的。 卜思源对看准了的事,就坚决放手去搏,这是他的最大特点。他从不犹豫,坚决果敢,有刀削萝卜的风格。这是他成为春柳湖不倒翁的先决条件。 此刻他想好了,第一个要找的就是二队队长钱仁和。 此时,淡黄的渔灯下,钱仁和一家三口正在后舱吃饭。 李玉妹先放碗,拿起凉在槡木羊角桠上的毛巾,揩了揩嘴巴,然后,端起胸前的一只花瓷碗,又拿起筷子,把里面的炒肉丝对鸡婆碗里拨了两筷子,连碗伸向男人,说: “只有一点点了,莫剩起,你吃了算哒。” 钱仁和推开碗,说: “这里头你没伸筷子,你还装坨饭,拌到一起吃吧。” “要你吃就吃,还摇摇跷跷。” 李玉妹做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