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柳湖上_第三节他掌作的踩罶充满神秘与神奇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三节他掌作的踩罶充满神秘与神奇 (第2/2页)

菱、周小芹、姚美珠、石五湖等妇女和姑娘们正从大堤内侧扛来一块块两米长、一米五宽,中间分布鸡蛋大网眼的南竹篾片编织的“床垫”,靠杉木立柱放下,又回头奔向大堤内侧。
  雷银河先做示范,提起一块“床垫”,紧锁在“床梁”和“床底”的木条或竹条上。系好一块床垫,对上面的网眼作一次细致地检查,如果发现网眼大于鸡蛋或小于鸡蛋,就要对篾片作出微调,校正,直到完全均匀为止。
  保持每个网眼鸡蛋大小,目的是便于一二两左右的幼鱼和拳头大小的幼鳖、乌龟随水流入沅水继续生长。
  “燕子窝”全部铺上了“床垫”,便造就成了一座靠湖堤高、临沅水低,呈斜坡状的巨大罶床,“床口”正对沅水。
  最后一道工序需要心细手巧的能人完成。
  雷耀湘、危说章、历崇德三人,用宽寸许、厚两分的粗篾签锁住“床口”,连着锁上三排,防止口漏走鱼。
  “床尾”朝排水闸。雷耀湘、危说章、历崇德用竹席与芦席搭配,在“床尾”建起一座呈“n”形生活棚。
  李清波、朱天湘用竹木在里面架起简陋的床铺,从船上搬来炉灶锅碗,瓢盆桶子,油壶盐罐,生火做饭。
  渔民安营扎寨,日夜“守罶”。
  “罶床”搭建好了,最后一道权威工序由掌作师傅雷银河完成,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代。
  雷银河手提梅秋华、雷红菱递给他的大束翠绿的竹枝,首先爬上“罶床”东边一角的高大立柱顶端,绑紧一束竹枝,然后在竹枝上缠绕红绸。东西南北四个角的立柱上都同样装束完毕之后,雷耀湘以极其庄重严肃的姿态,用鱼桶端出一个煮得金黄泛油的猪头,交给雷银河手里。
  雷银河接过,摆在“罶床”口正中位置,又转身接过历崇德递上来的用脸盆装着的一条大鲤鱼,与猪头并排摆放。
  他在两只猪耳朵上和鲤鱼的头上和尾巴上系上红绸。接着点燃两支红烛、三根金香,插在猪头和鲤鱼前面的泥土里。
  其他人在一旁观看,都不说话,神态肃穆而虔诚。
  雷银河把一切布置停当,面朝北方,双膝下跪,两手合掌,扑身三拜,嘴里唸唸有词:
  不是我渔佬得贪金银,
  只为养家糊口育儿孙;
  鱼虾龟鳖都是灵醒虫,
  不下狠手不进我的门。
  雷银河拜毕天地,起身,朝着天空大喊一声:
  “踩罶啰!”
  顿时锣鼓鞭炮齐鸣,响彻沅水和菱角湖上空。
  渔民们跳起狮子舞,踩高跷,打花鼓,耍渔刀,唱起渔鼓、三棒鼓,最后男女唱起欢快的渔歌:
  天上玉皇我的爹,
  水里龙王我的娘,
  您保佑俺风调雨顺日子好,
  俺孝敬您肥鱼肥虾肥霸王。
  自古以来,渔民以这种虔诚的仪式,祈祷神灵对踩罶施以护佑,以求平安、丰收。代代传承的过程中,不断增加和注入新的元素,使其更加丰富多彩,更加神圣神秘,更加为广大渔民和农民喜闻乐见,逐渐演变成为洞庭湖的一种节日。
  四面八方的人们看到迎风招展的竹枝红绸,听到轰然作响的鞭炮声和节奏明快的锣鼓声,知道这里“踩罶”了,都会兴奋而好奇地赶来参加一年一度的踩罶节,观看热闹,并与渔民兄弟一同表演和歌唱:
  渔民兄弟你踩罶忙,
  乐坏我农家大姑娘。
  你送我一条鲤鱼蹦蹦跳,
  我送你一罈米酒喷喷香。
  仪式举行完毕,主持人雷耀湘一声高呼:
  “破口起鱼啰!”
  众人振臂响应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