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二节抓住时机因势利导 (第2/2页)
“大海你怎么尽做些伢伢儿事?你还怕它死在舱里,发臭了卖不掉呀!这么冷的天气,不会发臭的!” 胥大海也笑着说: “当然怕它死嘛。活鱼运回家,放进李沅发负责的试验鱼池里养起来,到明年春上产100多万鱼卵,那是蒸坛里抓乌龟,十拿九稳的。” 年轻的夫妻不解地问: “你说产100多万什么啦?” 胥大海说: “鱼卵嘛。100多万个嘞!” 年轻的夫妻又问: “鱼卵?作什么用啦?” 胥大海回答: “渔民要改造连家渔船,走社会主义道路,首先要定居,要定居,就要开展养殖,要养殖,就要自力更生孵化鱼苗。鱼卵是书调调儿,就是俺平素日讲的鱼籽。鱼苗,是从鱼卵里面钻出来的。” 年轻的夫妻不再追问了。 胥大海晓得,他两口子听了这话心里蛮不高兴。他嘴里没往下说,心里却在说: 正因为你两口子听不惯连改、定居,不愿意坚定地参加这场深刻的革命,遇到困难就回头,我才特地到你们船上来的嘞。你们越是不爱听,我越是要讲,要让你们听惯这新鲜的字眼,从内心里爱上这新鲜事物。 他手里收着渔网,脑海里思索着帮助这对年轻夫妻转变立场观点的办法。 他边收网边细想,办法想出来了,渔网也收完了。 此时,各色各样的鱼,白花花,亮闪闪,似金如银,堆满船舱。 三个人心里都有说不完的高兴。 黎少军认定,这回不是头船,就是二船,要争的一口气算是争过来了。他止不住渔民打红船时那种特有的欢快激情,放声唱起了渔歌: 太阳出土四方亮, 姐在码头望情郎, 情郎捕得鱼儿回 手拉情姐笑断肠。 胥大海说: “少军,你怎么突然唱起了这情调调儿呀?” 黎少军像个初次到婆家的大姑娘,蛮不好意思地说: “唱习惯了。每回只要捕到大鱼,我就忍不住要唱几句。唱得不好听,你莫笑话。” 胥大海说: “唱得蛮好听的嘛!” 黎少军的堂客阳长圆说: “他呀,做惯了的事,讲一百次也改不掉。大海,你还不晓得嘞,我跟他念念嗦嗦,讲了好多次,要他莫吸烟,莫喝酒,硬是只差一点点儿拱到他肚里去哒。他把我的话当二分半。你看,而今开展社会主义大教育运动,要大破四旧,大立四新,黄色书本不许看,黄色调调儿不许唱。这样的形势他还不认清,硬是岩脑壳。刚才幸亏是大海,要是清波呀,早给你戴上了大帽子。说不定,还要把你抓去批判嘞。” 黎少军听了堂客明里批评,实则圆场的话,又赶紧附和两句: “是的。我是个怪人。习惯了的东西硬改不掉。” 这对年轻夫妻说的,胥大海觉得正好是自己前面打定主意要说的话题。他决定抓住这个有利时机,因势利导,对这两口子进行一番耐心地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