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8节 (第2/2页)
问她怎么回事。 “有个孩子给我们送来几个红薯,人走了红薯放在门口。” “你看到是谁了吗?” “只看到了背影,但是我可能知道是谁。上次那孩子也帮了我和老头子。” 李玉林说到:“真是好孩子,我们不能连累她了。” 老黑块饿的直说:“咱们快把这红薯弄熟,饿死了。” 在村里所有人收完稻谷后,知青这边的稻谷还没有收完,村支书很生气,最后让村里人帮着收了稻谷。 稻谷收完后村里开始收红薯,大人们收了一次后,小孩子就提着篓子在后面翻找没有被收起来的漏网之鱼。 下工后那些黑分子也来捡红薯,地里的红薯都是一些小指头粗的红薯。不好做又难吃,饿急的人没有办法。 棉花地里的棉花收上来,黄豆花生也陆续收上来后,小学又开课了。村里人把粮食晒得干硬后欢欢喜喜的去交公粮。 今年李沫没有时间去捡山货,她还以为没有核桃吃啦。周末很多小孩子都来了李沫家,虽然不知道他们来有什么事,李沫还是热情的接待了他们。 李沫拿出自己做的红薯糖、炒瓜子和江米条拿出来给孩子们吃。 “你们快坐下,吃点零食。今天怎么都来老师家了?” “李老师我妈让我给您拿些山货来,她说您没时间去山上。” “我奶奶也让我拿来,老师您收下吧。” 孩子们都七嘴八舌的说着,让李沫收下东西。 “谢谢你们,东西老师就留下了。你们坐,老师给你们倒水去啊。” 李沫拿出十个鸡蛋和一小块红糖给冲好了,分别分给班里的三十个孩子们喝。 “老师您怎么弄了这些稀罕东西给咱吃。” “没几个鸡蛋,你们吃吧吃吧,老师看着开心。以后啊努力学习。” “老师我们会好好学习的。” 李沫真的很意外村里人会给她送东西,村民们真的是淳朴又单纯。 虽然他们会盲目的听从领导的话,可能会无意识的变成刽子手。 但同时他们又是善良的,会真心的对待他们认同的人。李沫是真的被感动到了,如果有可能她也想为村里做点什么。 时间转眼就到了深秋,村里开始分秋粮了。今年知青地里的公分,除了分给村民的那部分,其他大部分都是李沫和鲁平的,毛林跟着李沫干活也分到了一些。 当会计说道这件事的时候,知青们都很不服气,一个个闹腾着要个说法。 “刘会计怎么我们公分这么少,李沫他们公分那么高,我不服气。” “公分是按照规矩计的,你们自己上了多少工,干了多少活,你们自己心里清楚。” “这不公平,如果是这样我们要求上报公社知青办。” 村里的几个干部都很生气,刘书记忍不住发话说道:“要去你们就去吧,像你们这种蛀虫咱们村也要向公社汇报。咱们村不需要你们这种好吃懒做的知青。” 几个知青都面面相觑,李辉摔了手上的袋子就离开了。其他的知青接二连三的也走了,他们在知青点一商量决定现在就去公社举报。 村里的粮食还在分着,李沫和鲁平在小学当老师,秋收也有不少公分。虽然比不过村里的壮劳力们,也算是中等阶层了。 会计问李沫:“李知青,你要些什么粮。” “会计叔,您给我一些细粮,再搭上一些粗粮。我的公分分完粮食还有剩吧?” “我看看,还有不少呢。李知青今年厉害。” “叔别打趣我了,帮我把建房子向村里换木头和泥砖的公分还上吧。” “行,还差五十公分明年还啊。” “叔。我知道了。” “那我就给你分粮啦,正好村里有一些公分低的人家没有要细粮,给你多分几斤。” 然后刘支书对着分量食的人说道:“李沫一百斤稻谷,一百斤玉米,一百六十斤红薯。” 分粮食的二队长对李沫说道:“李知青你点点数啊。” “叔,不用啦,您在这称粮食我相信。” “哈哈,不是我吹,我还从来没出过错。” “您可太厉害了。” “刘大胆你别在那吹了,赶紧分粮食吧。” “叔那我先把粮食搬回去了啊。” 毛林刚才见那些知青闹腾,她一直在犹豫这要不要跟着去。不去以后就有了隔阂,可是去吧这粮食就没了,还会得罪村里的人。 最后她还是打算留下来,家里的人都缺粮食。有了这些粮食她就可以给家里汇一些回去。 够不够三百六,毛林的公分也够分三百六的粮食,分完粮食后公分就没剩下的。 分完粮食不好弄回去,村里一大家子人一起来。可是知青们就是孤家寡人。 鲁平对李沫道:“李沫,你先在这帮我看着粮食,等会我的粮食搬回家后就帮你搬行么?” 李沫当然乐意,她一个女孩子可弄不回去这些粮食。“鲁大哥,可太谢谢你了,到时候请你吃饭。” “客气啥,你不也帮我很多忙。你在这看着吧,我走了。”说着鲁平就要搬着粮食走。 这时候毛林突然说道:“李沫我帮你们看着东西,你们搬回去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