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48章 郑成功来信 (第2/2页)
朱由榔接过信来展开看,只看了几行便放了下来。 “延平郡王是想发动长江之役啊。” 在原本历史中,1659年也就是永历十三年四月,郑成功、张煌言等率领大军北上进入长江。 这支兵力是十分雄厚的,有大小船只三千余艘,兵十万众。 面对如此一支犀利大军的突然袭击,清军守军接连溃败,到六月末的时候明军已经占领了瓜州、镇江。 这个时候南京已经是唾手可得,郑成功理当率兵猛攻南京。 可惜他没有这么做,而是搞什么祭奠太祖皇帝的典礼。 这已经是七月十二日的事情。也就是说足足半个月,郑成功所部在拿下镇江后什么都没有做。 如此一来,战机贻误,七月中旬清军援军陆续抵达,最终化解了南京之围。 整个过程其实并不复杂,郑成功有足够的时间拿下南京,但他却中了郎廷佐、管效忠等人的缓兵之计,兼有宋襄公之仁,最终错失好局。 如果南京能拿下来的话,南明的形势将完全不同。如果筹谋得当的话,甚至可以做到和满清划江而治。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,失败就是失败了。 “延平郡王是怎么把信送来的?” 面对朱由榔的疑惑,文安之笑着解释道:“陛下有所不知,那送信之人剃了光头,扮作和尚一路穿过东虏控制区域这才艰难抵达奉节。臣已经查验过信上的印信,是延平郡王的小印无误。” 朱由榔点了点头。 满清入关之后推行十分严格的剃发令,但有几类人是不需要剃发的,和尚、道士便在其列。 “这位送信的勇士还没有走吧?” “如今他尚在奉节。” “朕有些话想对他说。” 细细算来应该没有多久郑成功就要挥师北上发动长江之役了。朱由榔也不知道赶不赶得及,但凡事总归要试上一试。 郑成功在长江之战中犯了两个严重的错误,其一是贻误战机没有速战速决。其二就是携带了士兵的亲眷。 这样一来将士们心里挂念着亲属,势必在战斗中畏手畏脚,发挥不出全部的战斗力。 许多史料中没有提到,或者对此一带而过。但朱由榔却认为这是郑成功大军落败的最重要原因。 如果可能的话,朱由榔希望郑成功能够不带士兵家属,并且最快速度的拿下南京。 至于拿下南京后能否守得住又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。 “那臣去安排。” 文安之见天子如此关心军务,心情自然大好。 这几日他饭量见长,容光焕发,觉得自己年轻了好几岁。 虽然他对延平郡王多少有些成见,但大伙儿都是为了大明好。 延平郡王也好,晋王也罢。 只要能够襄助天子匡扶大明,便是有功之臣。 至于张煌言,文安之一直是很欣赏的。 或许将来,可以推荐他入阁? 虽然张煌言曾经拥戴过鲁王朱以海任监国,但毕竟没有上帝号。 在这点上是和绍武帝有本质区别的。 所以陛下应该不会记恨张煌言的这一过往吧? ...... ......